2023 年 7 月完成本标准的工作稿,征求全体标准起草小组成员意见并修改完善。8 月 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、安徽农业大学、赛默飞世尔科技(中国)有限公司等 3 家单位参加本标准方法学的验证工作,选送 10 份白茶样品验证产地判别准确性,判别准 确率达到 90%。2024 年 2 月,根据本标准方法学验证工作的结果,修改和完善,形成征求 意见稿,并提交给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。
四、标准制定的框架和内容
本标准规定了近红外光谱法判定白茶产地的术语和定义、原理、仪器设备、近红外光 谱模型的建立与验证、模型的使用、模型的维护、异常结果的确认和处理、判别准确性、 白茶产地溯源判别实例。
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内生产、芽叶型白茶散茶产品的产地溯源。
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白茶为原料的再加工产品。
本标准不适用于多产地来源的拼配型白茶产品。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/T 8302 茶 取样
GB/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
GB/T 22291 白茶
GB/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
GB/T 32743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
为了使该标准的制订能尽快服务于我国白茶产地溯源,推动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,应 搞好如下工作:
1、本标准发布后,建议在各产区等发布和宣贯,提高标准的使用率;
2、本标准起草小组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融贯,以促进本标准的贯彻实施;
3、本标准颁布实施 3 年后,进行修订和完善。
声明:本文所用文字来源:(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)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